11月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工所”)成果转化路演暨天津市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创中心”)揭牌仪式在天开高教科创园西青园成功举办。活动包含揭牌仪式、3项科研成果产业成功转化经验分享、7项可转化知识产权项目路演,63个知识产权转化成果发布,为医工所专利盘活揭开了序幕。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任洪源,天津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洁,天津市西青区副区长庞铁强,天津市西青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军,医工所党委书记王向华、医工所执行所长戴建武,医工所副所长朱敦皖等领导出席活动。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任洪源率先致辞。他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西青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广阔的空间。技创中心的成立,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技创中心以国际先进的创新监管理念为标杆,通过制定长期规划逐步推进实施,有望取得明显的成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天津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洁在致辞中表示,医工所作为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国家团队,有着深厚的科研积累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技创中心的揭牌,不仅是医工所科研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天津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预祝技创中心在西青书写出医疗行业内的辉煌篇章。
天津市西青区副区长庞铁强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活动是贯彻天津“十项行动”计划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和人才活力释放的具体实践。他期望西青区与医工所能够进一步加深合作关系,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整合医疗科技领域的智力资源,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更多医疗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他希望这些成果能在西青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与天开一起开拓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医工所执行所长戴建武致辞,代表医工所向参与活动的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一直以来对医工所的支持和帮助表达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医工所将充分利用自身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优势,集结精英团队,紧紧围绕天开园建设,拓宽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为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戴所长还细致介绍了医工所创新与转化工作的布局、推进思路和现有成绩。
随后,医工所党委书记王向华和西青区副区长庞铁强为天津市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隆重揭牌。据悉,在天津市科技局和医工所的积极推动下,2024年7月,天津市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技创中心由执行所长戴建武亲自率领,目标是建立医、学、研、产一体化模式,建设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
项目落地转化经验分享环节中,三位项目负责人分别分享了产业转化的成功经验。项目包括创新医疗器械-神经再生胶原支架,技术有望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革命性的修复方案;无创磁声耦合在神经调控领域的应用,技术为非侵入性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微囊机器人项目,显示了它在微创手术和精准医疗领域巨大的潜力。三个项目均展现了科技的前沿性,它们的核心使命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医疗解决方案,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在专利路演活动中,来自医工所的陈小刚、刘婧、董晓曦、李学敏、孙美秀、杨菁、王宏7位专家分别就脑机接口数字转换测试系统、鱼鳔源生物瓣膜、口腔光疗技术、3D打印人工耳廓、便携式呼吸诊断仪、血管植介入器械、光辐照可穿戴设备等工作进行了介绍。汇报从实验室研发数据、核心团队构建、生产工艺、临床应用到产品注册和商业模式构建,呈现了多维度全面的展示。路演项目不仅向我们呈现了“产业+资本+人才+技术”的全新视角,而且展示了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实施可行性和商业化潜力,为相关成果及医疗器械研发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
本此活动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办,天津市西青区知识产权局、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天开高教科创园西青园、医科院医工所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天津市西青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承办。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西青区知识产权局、西青区科技局、西青区商务局、西青区卫健委、西青区投促局、天开高教科创园西青园、西青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中部知光资产评估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城建大学、西青区各街镇、西青经开集团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此次活动。